当前位置:牛搬家 >>> 资讯 |
固阳俗称大后山,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带,海海漫漫的明安滩川,衔接着阴山北麓、蒙古高原的南端。其地理环境特殊,战略位置险要,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也是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自然通道。那些星散而熠熠生辉的遗迹组成了一幅幅完整的图案,闪耀在大后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高欢登基、始皇筑城、昭君出塞、木兰从军,这些历史的经典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走西口”的移民生活,又使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进行碰撞,在大山后的沟沟洼洼交融繁衍,雄浑的边塞文化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构成了固阳文化的浓重底色和不竭源泉,彰显着固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后山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这里的人们将喜庆雕刻在新春伊始,于是就有了大后山的年俗文化,将最精彩的人生涂抹在了新婚燕尔之际,于是就有了大后山的婚庆文化,将最欢乐的时刻沉淀在春播秋收之时,于是就有了大后山的农耕文化,这些点点滴滴的文化组合汇聚成了固阳县民俗文化的小溪,融入了中国民俗文化的长河。首届“风情固阳”民俗文化体验旅游节质朴、淳厚、热闹且红火,在体验深深植根于大后山芬芳黑土地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领悟固阳人的勤劳质朴、坚韧不拔和勇于进取精神。
非遗展演 尽显魅力
“灯瓜瓜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挖米,妹妹我不嫌哥哥穷。”一曲具有固阳浓郁特色的爬山调唱出了一段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后山大地上回响了多少年。然而,歌词里的“灯瓜瓜”,却让许多年轻人不知所云。被遗落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瑰宝,不仅有“灯瓜瓜”这样的民俗实物,还有打坐腔、踢股子、码头调等曲艺类节目,铜雕、根雕、黑豆油等制作工艺。如今,这些根植于民间的文化记忆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
作为民俗文化体验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全面展示了固阳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弘扬固阳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来,固阳县先后公布了三批非遗名录,申报了38项非遗项目,确立了30名非遗传承人,其中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11项,县级非遗项目26项,市级非遗传承人8名,县级非遗传承人22名。此次展演,舞台演出以打坐腔、二人台、码头调、山曲、传统民歌、地方小品、小戏、固阳童谣等演唱、乐器、表演类项目为主。广场演出主要以扭秧歌、踢股子、划旱船、踩高跷、威风锣鼓、广场舞、太极拳、太极扇等项目为主。
展演过程中,无论是抑扬顿挫的舞台表演,还是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厅,都吸引了无数嘉宾及市民流连忘返,每一件做工精美的“非遗”作品都会引发无数好奇的追问。“太美了,这需要多么巧的手才能完成?真是不敢想象!”“您瞅瞅,这做工、质地绝对都堪称精品,最难得的是既能收藏还很实用。”随后,这些精美作品幕后的非遗传承人便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固阳民间益智棋传承人白永兴,踢鼓子传承人王小平,圆锁传承人曹俊义,黑豆药油传承人樊青秀,固阳剪纸传承人徐海凤、王宏霞,麦秆雕刻传承人成峰鹏,根雕传承人郭成林,麻糖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裴富有,木版窗花传承人刘军……这些眼含岁月沧桑、面带质朴笑容的传承人,已成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坚韧纽带,他们带着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用手中厚厚的老茧和心底纯熟的技艺传递着华夏文脉的历久弥香。
传承人白永兴说:“这次参加展示不仅是为了一次露脸,更是奔着这‘非遗’保护成果之间难得的一次交流,最重要的是,能够替大家找到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出路,在拓宽眼界的同时找到适合我们、属于我们自己的市场。”
在全部活动接近尾声时,不论是唱得、跳得、看得、玩得,这些精彩无比的非遗项目都以鲜活的姿态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令所有到场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们以及相关文化部门负责人都倍感欣慰。